九游体育(9game)官方网站-中国官方首站

德陽綿竹:力爭到2027年實現旅游總收入140億元-九游体育官方网站

德陽綿竹:力爭到2027年實現旅游總收入140億元

2025-08-13 20:24

  從年畫村的非遺工坊到千年酒坊的沉浸式體驗,從山間民宿的詩意棲居到田園綜合體的親子狂歡……夏日的綿竹,山水之間藏著的不僅是風光,更是文旅深度融合催生的經濟新活力。

  文旅融合前景廣闊,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真正打造成為支柱產業、民生產業、幸福產業。

  近年來,德陽綿竹市加快推進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跟文旅消費需求新趨勢,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續提升傳統業態,推出更多品質化、多樣化、個性化的旅游產品,進一步提升了游客的獲得感、幸福感。2025年上半年累計接待游客610.65萬人次,同比增長4.05%,實現旅游收入62.93億元,同比增長4.34%。

  “剛走進村子,就感受到了濃濃的文化味。”8月5日,在綿竹市孝德鎮年畫村,游客李明悅一邊欣賞色彩艷麗的綿竹年畫牆畫作品,一邊稱贊道。

  拓印、上色、描線、點金……在年畫村“鄉遇畫裡”文創社區農閑堂內,游客們正在畫師的指導下進行木版年畫創作體驗,零距離感受綿竹年畫的藝術魅力。“農忙扛鋤頭、農閑握筆頭。既培養了愛好,還能掙錢補貼家用,日子越過越舒心。”畫師徐守超介紹,近年來,年畫村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村民們熟練掌握年畫創作手藝后,在家門口當起了畫師,多了一條增收致富的渠道。

  “村裡這些‘摸得著’的歷史文化資源,讓大家吃上了‘旅游飯’。”年畫村黨委副書記徐曉燕說,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不僅讓傳統技藝煥發新生,更成為吸引游客的“文化磁場”。作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年畫村通過觀光旅游服務、文創產品生產銷售、非遺研學體驗等方式,把綿竹年畫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轉化成了實實在在的發展效益。今年上半年,年畫村接待游客60.3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實現21796萬元。

  明清建筑風格的劍南老街,是綿竹以“劍南春遺址”和國家級文保單位“天益老號”明清古酒坊遺址為依托,充分挖掘整合白酒文化、年畫文化、三國文化、茶坊文化而打造的國家3A級旅游景區。500米長的青石板巷串聯起了古窖池群、川酒會館、關帝廟、年畫坊、古戲台等特色景點,年接待游客超50萬人次。

  “今年6月18日至6月22日,2025四川國際美酒博覽會在綿竹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展商與美酒愛好者‘香’聚劍南老街,品味醇厚酒香。”據綿竹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場美酒與文化交融的盛宴共吸引22萬市民和游客熱情參與,創下了2.3億元的白酒銷售額,帶動當地餐飲住宿、文化旅游等配套產業增收4.23億元,九游体育官方平台充分展現了綿竹作為“中國美酒名城”的產業實力和文化魅力。

  在文旅深度融合的時代浪潮中,綿竹市堅持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培根鑄魂,為旅游注入文化靈魂,不斷增強旅游吸引力,讓八方游客沉醉在這片山水詩酒的畫境之中流連忘返。

  林間小道漫步乘涼、溪谷漂流暢快戲水、山中民宿悠閑度日……今年入夏以來,在綿竹市清平鎮、廣濟鎮、九龍鎮等沿山鎮,依托青山綠水打造的避暑旅游景區、景點和農家民宿,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來感受“清涼一夏”。

  8月7日上午11點,在廣濟鎮雲蓋村“良棲山舍”民宿的廚房內,老板蔡發蓉系著圍裙,麻利地為客人准備午餐。院壩裡,四川各地牌照的私家車停得滿滿當當。樹蔭下,幾名游客正悠閑地喝著茶,山風穿堂而過,帶走了酷暑的燥熱。

  “7、8月份,村裡的民宿基本上天天客滿。雖然忙碌了些,但我們心裡是真的高興。”蔡發蓉介紹,雲蓋村位於石亭江河畔,山風加河風吹拂,使得村裡氣候涼爽、風景宜人。每年從5月到10月,都會吸引很多成都、綿陽、德陽等地的游客前來避暑,他們短則住幾天,長則住上一兩個月,讓鄉村游從最初的“半日游”逐步發展為“夏季旅居”的深度休閑模式。如今,雲蓋村已發展民宿44家,2024年接待住宿游客50萬余人次,接待短途休閑避暑游客100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2000余萬元。

  下午3點過,走進九龍鎮龍門山雲溪谷漂流景區,長達6.5公裡的漂流河道蜿蜒山間。游客們穿上救生衣,坐上氣墊船,順著河道急速而下,時而驚險地越過激流險灘,時而歡快地沖過浪尖,既領略了山間的自然風光,又體驗了速度與激情。自7月旺季以來,該景區日均接待量穩定在4000至5000人次,更以單日接待量超7000人次刷新紀錄。

  傍晚時分,華燈初上。距離綿竹城區30公裡的清平鎮迎來一天中最浪漫的時刻。漫天星辰下大自然正在演奏美妙樂章,五彩帳篷散落草坪,三三兩兩的游客圍坐在帳篷前,玩棋牌、彈樂器、談天說地……伴隨著習習涼風盡享輕鬆愜意。漫步於螢飛谷,樹陰下、草叢上,點點銀白靈動的光飄浮舞動,一隻隻螢火虫宛如可愛神秘的小精靈,吸引了無數游客探尋觀賞。

  近年來,綿竹市依托山區、沿山區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旅游資源,積極探索“文旅+避暑”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建設康養旅游勝地。通過成立旅游協會黨支部和旅游發展公司,搭建集體參與、公司化運營、老百姓利益共享的鎮域旅游發展平台,引導村民利用本地優勢,因地制宜開發康養民宿、戲水漂流、露營、採摘等避暑經濟新業態,豐富鄉村文旅業態,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不僅實現了集體經濟的騰飛,也讓村民的腰包鼓了起來。

  文旅項目建設,是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石。近年來,綿竹市不斷強化文旅項目要素資源保障,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推動文旅融合提速增效。

  在玉泉鎮桂花村,映月泉清澈見底,泉邊散落著孩童戲水的笑聲。竹林茶舍寧靜愜意,“雲裡小坐·玉泉裡”餐廳的落地窗前,田園詩意被游客的鏡頭收藏。

  玉泉鎮桂花村擁有50余處天然泉眼,其中映月泉水質絕佳。今年7月,該鎮憑借其獨特的水資源優勢,通過“水利+”模式,將農業產業、農耕文化與休閑度假相結合,在映月泉邊打造出一處農文體旅商深度融合的田園綜合體。一開放便引爆綿竹旅游市場,日均游客量突破8000人次,不僅帶動了周邊餐飲民宿、特色零售等配套產業同步發展,還讓當地村民參與其中,實現增收致富。

  今年以來,清平鎮依托九頂山山歌、九頂山清平火兒炕山臘肉制作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和深厚的羌漢文化底蘊,全力打造九頂山非遺(綿竹)體驗中心和雪野川羌漢聚落度假區項目。項目完工后,游客不僅能在體驗中心沉浸式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還能在度假區深度參與羌繡、咂酒、篝火晚會等羌族風情特色活動。

  清平鎮黨委書記孟銳表示,該鎮將圍繞四川省委“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文化旅游業”的戰略指引,加快建設游客集散中心,九游体育官方平台提檔升級螢飛天地,打造九曲花海高山聚落,精心策劃升級研學旅行、非遺市集等特色活動,推動非遺游從“單一展示”向“沉浸體驗”的跨越,讓更多游客走進清平、愛上清平、留在清平。

  在綿竹,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交匯,讓“詩與遠方”從美好憧憬變為愜意體驗。綿竹市將以文旅爭先戰略為引領,全力建設龍門之巔旅游度假帶,高水平建成國際旅游度假區,重點打造九龍山—麓棠山度假中心區、年畫年俗文化體驗度假區、綿遠河森谷運動度假區等三大文旅景區,積極培育康養旅游、研學旅行、戶外運動三大主導業態,深化“文旅+百業”“百業+文旅”,力爭到2027年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20億元、旅游總收入140億元,切實把文旅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勝勢。(唐妮)

德陽綿竹:力爭到2027年實現旅游總收入140億元(图1)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友情链接: